黄金至今仍被视为最安全的投资品之一,可以在经济不确定性和通货膨胀中有效守护资产价值。黄金价格也普遍被认为稳定,并且历年来呈持续上涨趋势。
那么,你是否了解黄金价格每年究竟上涨了多少?又有哪些因素推动了这种增长?让我们通过下文深入了解。
1. 黄金价格的年度涨幅
Treasury 分析师贾扎·尤斯隆(Jaza Yusron)指出,过去10年,全球黄金价格的年均涨幅约为 12%。 在印尼市场,过去5年黄金价格累计上涨 68.08%,折合年均涨幅 8.51%。
事实上,仅在过去一年里,黄金投资者的收益率就达到了 18.02%。这一数据是以2023年7月31日的购金价与2024年7月31日的回购价对比计算得出的。
2. 黄金价格的历史性上涨
- 1970年代:黄金投资的起点
20世纪70年代是全球黄金投资迅速发展的时期。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投资者积极将黄金作为应对石油危机及货币政策变化的储备资产。
此外,美国总统实施的经济政策也深刻影响了黄金价格和全球经济。当时,黄金价格仍以 每盎司35美元 的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作为货币兑换标准。然而,这种制度导致美国黄金储备面临流失风险。
因此,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最终宣布废除美元的黄金本位制度。
- 1980年代:通胀推动金价飙升
20世纪80年代,由于全球油价上涨,美国经历了严重通货膨胀,黄金价格一度飙升至 每盎司850美元。
投资者逐渐意识到黄金能有效抵御地缘冲突带来的通胀压力,因而大量购买金条,进一步推高了金价。
- 1990年代:金价低迷期
与前一个十年形成鲜明对比,90年代黄金价格大幅下跌,最低跌至 每盎司254美元。
这一下跌主要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全球低通胀、地缘局势稳定,以及各国审慎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矿业技术进步降低了开采成本、提高了产量,也增加了黄金供应,从而压低了价格。
- 2008—2011年:金融危机引发金价飙升
在2008年至2011年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债券市场陷入停滞。为了保值,大量投资者将资产转向黄金,导致金价在短时间内急剧上涨至 每盎司1,800美元。
- 2012—2020年:股市回暖导致金价回落
这一时期,全球经济危机逐渐缓解,股市等其他投资工具的回报率开始超过黄金,投资者纷纷转向股票市场。
黄金价格因此从 1,800美元/盎司 下跌至 1,050美元/盎司,但这一跌势并未长期持续。当金价触及 1,100美元/盎司 时,再次稳步回升,最终达到 1,400美元/盎司。
- 2021年至今:疫情下的避险需求
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引发经济动荡,投资者纷纷选择黄金作为避险资产,推动金价一度飙升至 每盎司1,985美元。
疫情结束后,尽管全球经济逐渐趋稳,但黄金价格依旧保持着逐年上涨的势头。
3. 推动黄金价格年度上涨的关键因素
- 全球经济形势
从黄金价格的历史走势可以看出,全球经济状况对金价有着重要影响。在经济不确定时期,投资者倾向于将黄金视作避险工具,需求增加自然推高价格;而在经济稳定时,金价多保持平稳,偶有小幅下调。
然而,一些特殊事件也可能导致金价大幅下跌,例如1990年代的情况。
- 通货膨胀率
黄金历来被认为是能够抵御通胀的稳定投资品。当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时,黄金往往成为人们保护财富的首选。
在多数国家经济危机时期,通胀率上升,人们购买黄金以求资产保值。但在全球经济稳定时,美国的通胀变化则可能直接影响每日金价。
当美国通胀率下降时,美联储可能放松货币政策并下调利率,使得不产生收益的黄金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从而推高金价。
- 市场供需关系
黄金价格同样遵循供求规律:需求大于供给时,金价上涨;若供给过剩或卖盘增加,金价则回落。
不过,黄金价格的短期波动在日常投资中属正常现象,对长期投资影响有限,因此更应关注年度涨幅。
- 总结
综上所述,黄金凭借相对稳定的年度涨幅,依旧是长期投资的优选标的。在经济动荡时期,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尤为凸显,对于希望保值增值的投资者而言,仍具备持久吸引力。
这篇译文不仅忠实还原原文信息,还优化了中文语序与用词,使整体行文自然流畅、符合中文阅读习惯。